金錢改革: 比特幣白皮書和馬丁路德崇尚思想自由上的相似之處

比特幣白皮書挑戰了政府對控制貨幣無庸置疑的普世價值,如同馬丁路德的95條論綱挑戰天主教會無庸置疑的普世價值一樣。

12/19/2023 / 5 min read
Post

15 年前的今天,世界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被發佈到世界上。這份文件的重要性就好比於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西元 1517 年 10 月 31 日在德國威登堡發表的95條論綱。

中本聰一定有讀過歷史,因為這不可能是一個巧合,中本聰一定明白在這天發布白皮書的重要性。白皮書和95條論綱之間的相似之處是不容忽視的。

馬丁路德的95條論綱直接挑戰了當時天主教會被大眾盲目跟從的道德權威和教義。

馬丁路德思想

贖罪券在當年代表著民眾可以透過金錢取代未來在煉獄的酷刑,致使民眾爭搶購買。而對教會而言,贖罪券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來源,教會將這些錢財用於建造聖殿、購買教會職位等。

馬丁路德在西元1510年被派往羅馬教廷後,對教會的怠惰和道德敗壞感到失望。西元1517年,正值教會為了修建聖殿而販售贖罪券時,路德作為神學教授質疑了天主教會贖罪券的真實功用,他主張贖罪券只是身為權威體制的天主教會用“上帝的赦免”掠奪人民錢財的事物。路德甚至曾在95條論綱內提及「虛假的平安擔保」以抨擊贖罪券的效用。

比特幣不受權威體制控管的特性正好呼應了馬丁路德在天主教會權威統治下的95條論綱一樣,反對權威體制利用各種手段掠奪人民錢財。正如同比特幣反對傳統金融體系中,作為權威體制的銀行以次貸風暴前的擔保債權憑證等金融工具掠奪人民的錢財。

對當時的一般市民來說,教會對一切事務都有最終發言權,且未曾受到質疑。這個體系長期以來一直運作良好,直到有天人們開始提出問題。

這種人們如何看待世界的重大改變,就像在宗教改革期間發生的那樣,不是單獨發生的。是一系列事件引導人們範式轉移的過程。

16世紀的天主教會更像是一個政府而不是一個宗教機構。當時的教皇掌管著龐大的官僚機構,處理著從建立聯盟、組建軍隊,到利用教徒的恐懼創造一個腐敗的賺錢事業。

基本上,幾個世紀以來,天主教會偏離了傳播福音和遵守上帝十誡的原始使命;反而更加專注於世俗問題,像是金錢和權力。 同樣關於金錢和權力的範式轉變正在發生,並且展示於創世區塊中。“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2009年1月3日泰晤士報,財政大臣正站在第二輪救助銀行業的邊緣)”展示於創世區塊中不僅僅是對該新聞的觀察:它是一個對全球貨幣體系已經無法挽救的領悟。

人類在數個世紀的時間中一再地證明,即使是最虔誠和最好心的人,在能掌控他人生活的絕對權力面前也會變得腐敗。這是人類與生俱有的致命缺陷。身為人類,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減少這種衝動。

這就是比特幣白皮書成為世界史上如此深遠和重要的一部分的原因。

金錢推動世界

美金圖片 圖片來源

每個人,無論老少,都知道金錢推動著世界運轉。這就是為何大多數人會從床上爬起来,去做一份他們討厭的工作,就為了賺取他們的政府說具有價值的小紙張。人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想要這些紙張所能代表的東西。

這些紙張代表了時間、勞動,和對可以改善他們生活的商品及服務的渴望。就像馬丁路德時代,大眾對教會擁有所有權力感到滿意一樣。今天的人們對政府控制印鈔機也感到滿意。但是有些人開始提出問題,並且注意到一些事情。

過去兩年暴漲的通貨膨脹已經令普通消費者難以忽視,迅速發展的全球債務危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中央銀行只能透過印刷更多的政治貨幣單位以解決問題,從而使貨幣進一步貶值,陷入惡性債務螺旋,直到貨幣崩潰。

比特幣白皮書的發布和這些資訊的廣泛傳播向世界展示了一種創造貨幣更好的方式,以一種方式,從我們稱為"領導者"的手中奪走為謀取自己的利益而随心所欲地印刷新貨幣的權力和誘惑。比特幣透過無法被破壞的的正向誘因鏈、去中心化、透明度,和有限的供應,藉由巧妙的難度調整以及全球能源的支持,將這種天生腐敗的誘惑綑綁在一起。

這些特點不曾存在於以物易物系統、黄金標準,或我們目前生活中的法定貨幣體系。如今,我們有機會用更好的貨幣重塑世界,不再單純適用於精英階層,而是人人都適用。這是一個人類史上從未嘗試過的社會實驗,我們不能不嘗試看看。

我們已經看過其他類型貨幣的結果。為何不嘗試一種不能被憑空創造或被政府沒收的貨幣呢?我們還能失去什麼呢?夥計們,我們已經走到絕境;不是自由,就是束縛。自由或死亡。人類將走向何方?

在這個輝煌的白皮書日,選擇希望而非绝望。像馬丁路德一樣,勇敢面對權力,用每一次的行動改變世界。

切記塞繆爾・亞當斯說過的話,“並非需要多數人才能取勝… 而是一小部分憤怒且不知疲倦的少數派,在人們的心中燃起自由之火。”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