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大勝傳統現金儲備:企業力抗通膨、轉守為攻,5大教戰守則一次看懂
在通膨的大環境下,傳統儲備現金方式已不再是最佳選擇。MicroStrategy如何透過比特幣儲備策略,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同時規避通貨膨脹?
作者:矽谷大叔KC、果殼 Mr.Shell
現代企業除了專注在自己的本業,提升產品及服務的競爭力之外,同時也必須關注如何優化財務和稅務,在面對資本市場時能有一份亮眼的體檢表和成績單。其中,關於 公司的現金儲備如何規劃和運用 ,可謂是重中之重。
MicroStrategy微策略執行主席Michael Saylor說:「我沒有辦法透露與馬斯克的談話內容。我只能說,特斯拉、蘋果、Google都面臨相同的問題……他們持有一大筆現金,而這筆資產正在以每年15–20%的速度削減股東的資產價值。」
大環境貨幣貶值下,傳統儲備現金方式沒幫助?
如果什麼都不做: 以現金的形式作為公司的儲備資產,可能是效率最低的資本運用方式 。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年低利率、中央銀行和銀行「放水」造成貨幣加速貶值的大環境下,大額現金部位,並不能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力和規避通貨膨脹。
傳統企業運用儲備現金的方式包括:
- 以股利形式發放給股東,提高股東的投資回報及公司股票的吸引力。
- 回購公司股票(庫藏股),降低流通股數,間接提高每股的價值。
- 轉投資,以期得到合理甚至超額收益。
- 持有低風險政府債券,賺取利息及保有一定流動性。
這四種方式縱使在台灣,也各有問題:
- 涉及境外公司股利發放,有雙重課稅可能,個人股東需要併入所得稅,而且損耗公司資金。
- 可避免雙重課稅,但公司資金一樣損耗。
- 公司非投資專業,若亂投資導致虧損或分心,對公司本業沒有幫助。
- 因為通膨及放棄其他投資工具的機會成本,可能導致股東權益受損每年8-10%。
努力使用現金,就要面對上述問題,除此之外,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有,那就是採用比特幣儲備策略(Bitcoin Treasury Strategy)。
## 比特幣儲備策略
第一個採用比特幣儲備策略的上市公司:MicroStrategy(NASDAQ:MSTR),其創辦人Michael Saylor於2020年間決定,將公司現金部位、未來獲利、信用,通通轉換為比特幣。
Michael Saylor在多次訪談中,分享了決定採用此策略的決策過程,從他的邏輯和思路,我們能學到以下幾點:
思路1:不要變成無聊的企業
2020年時,MicroStrategy是一家已經上市20多年的公司,有核心業務及現金流,雖然不能說是資本市場的熱點,但也算是中規中矩的上市企業,但做為企業的經營者,永遠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他們要面對的,是如何實現未來的增長。
這一點對於很多已經在特定領域深耕、某種程度上被定型的企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沒有亮眼增長,很快就會失去資本的追捧,成為沒有話題性的投資標的。
這樣的特性,如今我們可以在許多非居於科技浪潮中,例如沒沾上AI、半導體、區塊鏈的「傳統科技公司」看到。
當時,MicroStrategy帳上約有5億3千萬美元的現金儲備,時值疫情期間的2020年,各國都開啟了QE(「量化寬鬆」),啟動印鈔救經濟,美國更是在短時間內印出超過12兆美元,作為政府營運開支、企業定向補貼,及納稅人的直接援助。
現金在此時就如同「融化中的冰塊」(melting ice cubes),購買力快速下降,這一點也在隨後到來的通貨膨脹飆高情況可以看見,間接帶來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甚至加劇了地緣政治的變化。
在積極尋找保護現金部位的方法後,Michael Saylor終於對比特幣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決定以比特幣為保護購買力、兼具科技潛力的稀缺數位資產,不但解決現金部位的問題,還可能帶來新的話題及重燃企業增長,重點是, 不要變成無聊的企業 。
思路2:還不熟悉比特幣?台灣人其實買不少!
這個決策,對於不熟悉比特幣的公司來說,似乎有點像一個豪賭,在2022年熊市期間,Michael Saylor的決定,也沒少了各界專家的攻擊和批評,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策略讓MSTR股票在2021年屢創新高,實現了極大的股東收益。
台灣也出現了一檔比特幣概念基金,就是國泰投信的「國泰全球數位支付服務ETF基金」(00909)。
(來源:投資筆記00909 國泰數位支付服務|想投資加密貨幣卻害怕?|台股唯一一檔最接近比特幣的ETF)
目前00909前4大持倉中,MicroStrategy佔據第一(9.41%),其次依序為股票及加密資產交易所Robinhood Markets(6.83%)、台灣人都不陌生的GPU及AI龍頭NVIDIA(6.8%)、以及第一家上市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6.72%)。
這檔ETF基金規模超過16億元,也是過去一年表現最好的ETF之一,台灣人不知不覺,也間接投資了採用比特幣儲備戰略的公司。
思路3:高波動性將策略轉守為攻
比特幣是一個波動性相當高的資產,將比特幣作為公司儲備資產,相當於是把高波動性引入了資產負債表。
一般人也許會覺得高波動性是壞處,但對於資本市場來說,高波動性往往是許多金融資產煥發生命力的表現。
例如,隱含波動率(implied volatility)會進一步放大該股票在選擇權、期貨等延伸性金融商品的交易價值及交易量,這也是我們看到的MSTR的表現。
這個特性造成的市場反應,讓Micro Strategy的策略逐漸轉守為攻,開始積極翹動資本市場,進一步放大比特幣儲備策略的優勢。
思路4:「飛輪效應」讓公司不出力也高速運轉!
對於很多無法直接投資比特幣的投資人來說,經由MSTR股票來配置比特幣關聯部位,不失為一個優質的選項,既可能享受比特幣增值帶來的收益,又有企業現金流及股利等期望,讓MSTR在其持有的比特幣價值上,增加了一定的溢價。
這個溢價,對於Michael Saylor來說,等於相當於是資本市場對其提供的「低成本資金」,可以進一步拿來運用和操作。
於是,MicroStrategy藉由發行低利息公司債或可轉債,獲得更多的資金,並用於購買更多的比特幣,讓MSTR每股的比特幣淨值持續提高,進而帶動MSTR股票的吸引力,形成了飛輪效應。
思路5:價值儲存與資本保值助你應對6大風險
在比特幣逐漸被傳統金融界接受為一種優質的數位資產,具有最好的價值儲存(store of value)及資本保值(capital preservation)功能,能有效抵禦貨幣貶值的風險時,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富達證券(Fidelity Investments)也正式發布關於將比特幣列為儲備資產策略的好處:
由於Micro Strategy採用比特幣儲備策略的成功,這兩年也開始有其他著名企業跟進,例如日本上市公司Metaplanet、美國上市公司Semler Scientific、Block等。
台灣公司採用比特幣儲備策略,4挑戰待克服
台幣比起許多國家貨幣相對穩定,台灣過去幾年的通膨也相對溫和,但台灣企業依然需要在較長的時間維度,面對上述的種種問題。
台灣處於相對高地緣政治風險的不確定性位置,比特幣不受物理空間限制的特性,也可能發揮一種保險作用,一旦發生極端狀況,仍然有可能保有資產的安全及價值。
台灣公司若想參考Micro Strategy採用比特幣儲備策略,以目前的大環境,依然會面臨以下挑戰:
- 首先需要建立足夠的風險管理機制,以應對比特幣價格的劇烈波動。
- 台灣的金融監管機構對於加密貨幣的態度相對保守,相關法規仍在發展中。比特幣作為一種新興資產,其會計處理準則未完全明確,可能增加公司會計審計上的複雜性。
- 公司也需要考慮到在特殊情況下迅速變現比特幣時,有相應的流動性管理策略。
- 公司內部對比特幣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可能是一個障礙。公司需要投入時間和資源進行教育和培訓,以確保相關人員對比特幣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並能夠支持和執行公司的比特幣儲備策略。
總結而言,台灣公司目前想採用比特幣儲備策略,需要面對波動性、法規、會計、內部接受度和安全技術等多方面的挑戰。
公司需要全面考慮這些挑戰,並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和應對策略,以確保比特幣儲備策略的成功實施。而克服這些困難的早期採用者,很可能藉由現金儲備策略的優化,長期取得更大的競爭優勢。